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派后来自立为“南越王”的大将赵佗率领号称50万人的大军,南下征服百越。之后刘邦、项羽逐鹿中原,秦朝本来命令赵佗带大军回中原平叛,但被赵佗拒绝且趁机在番禺自立为王,将其控制的两广地区及现越南北部称为“南越国”。赵佗征服百越后,将行政中心选定在珠江口以北、珠江三江汇聚处、背山而面向珠三角平原的“番禺”(现广州越秀区)。
汉武帝收复南越国后,封开县城的一条小河命名为“广府河”,寓意汉武帝“广布恩泽”,并将行政中心(郡)由番禺迁往现两广交界处的封开——公元前111年,汉武帝在封开设广信县,封开成为岭南地区最早的首府。之后是较短时间的三国演义,再到西晋。期间三国时期统治两广地区的东吴政权,又重新将行政中心由封开搬回南越国的首府”番禺”,并改名为“广州”。自此“广州”一直是广东的行政中心并一直没再变更名字。
宋朝中央政府将广信以东称为“广东”,以西为“广西”。
汉武帝时代设立为广信县的封开,据西江、贺江之要冲,在当时水路交通便利,襟现在为两广的百越之地,其在岭南历史上的重要地位,五代十国时刘隐为创立南汉政权(史称后汉)的奠基过程便是很好的例子:刘隐的父亲刘谦在唐末曾为封州刺史、贺江镇遏使,894年刘谦死后,作为长子的刘隐被青海节度使刘崇龟上表代任封州刺史。
896年,青海节度使刘崇龟去世,薛王李知柔赴广州任节度使,行至湖南,拟越过五岭前来广东时,广州牙将卢琚、谭弘玘等作乱不许其入境。谭弘玘自守端州,拉拢刘隐共同行动,条件是可以招他为女婿。刘隐假装答应,迎亲时在船中埋伏士兵,夜入端州斩杀谭弘玘,并趁势举兵乘船顺流而下袭广州,杀死卢琚,然后热情迎接李知柔莅粤,当即被表为行军司马。
刘隐因用心结交权倾朝野的朱温,904年被朱温奏请朝廷任静海、青海节度使。907年,朱温废唐哀帝自行称帝,建立后梁。刘隐因屡次上书劝进有功,909年,朱温发表他为南平王,从而成为岭南地区最大的割据势力。刘隐病死后,其弟刘岩于917年在广州称帝建立南汉政权。